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
“陇右简牍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暨第一期工作坊举行
为推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陇右简牍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的顺利进行,4月25日,项目组在兰州举行开题报告会暨第一期工作坊,来自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南开大学、中西书局、甘肃简牍博物馆等省内外十余位专家应邀参会。
会议上,项目负责人韩高年教授就项目的学术意义、学术价值、研究现状,项目的研究对象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做了详细的汇报。同时,韩高年教授汇报了子课题“陇右简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文献整理与研究”“陇右简牍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陇右简牍医药医疗文化文献整理与研究”“陇右简牍边疆社会生活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各自的重点研究内容及预期产出的成果。
在参会专家发言与工作坊研讨环节,各位专家都对项目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本项目打破了学科壁垒,在深耕陇右出土文献的基础上,通盘式地将其进行研究,这对于推动简牍学研究大有裨益。同时,专家们也指出一些项目展开研究时的可提升之处。胡平生研究员认为,项目还可以深挖简牍文献中的科技史料,并且可以继续拓展范围,将不太受重视的散简纳入考察范围;李均明研究员指出,可以将简牍研究和相关考古资料研究紧密结合,得出更贴近历史真实的成果;刘少刚研究员提议,简牍草书研究是一个学术生长点,可以深入对西北汉简所见草书的形制及发展过程深入研究;张德芳教授表示,项目需要就几个重点逐一攻破,先出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邬文玲教授指出,子课题的划分还可做整合,同时需要考虑关注非汉文文献。其他专家分别也给出了出版简牍辞典、撰写简牍分类读本的建议。
最后,项目负责人表示,自己会抓紧吸收专家意见,对项目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同时加快成果的产出,力争尽快形成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专著、论文及智库成果。
“陇右简牍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于2023年底立项,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该类项目要求申报人必须为主持重大课题任务、领导重点学科建设的专业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其研究成果须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陇右简牍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项目获批立项,是西北师范大学科研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绩。